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

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

朝阳组团概况

区域概况

朝阳组团的实施范围7.92平方公里,涵盖北京CBD中心区4.96平方公里、金盏国际合作服务区2.96平方公里。自贸试验区的开发利用须遵守土地利用、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相关法律规划,符合国土空间规划,并符合节约集约用地的有关要求。

建设目标

经过三到五年的改革,基本建成以贸易便利、投资便利为重点的开放政策体系,率先基本形成与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相衔接的服务业开放体系与制度环境,成为金融服务完善、创新生态优化、高端产业集聚、监管高效便捷、法制保障多元、辐射带动作用明显的高标准高质量自由贸易区。 ——外向型经济的枢纽地位更加凸显。吸引一万家企业落地,实际利用外资占全市30%左右;对外贸易规模持续增长,进出口总额占全市50%左右。 ——国际高端要素集聚能力显著增强。对标GAWC榜单,加大对全球高端生产性服务企业的引进力度。同时,引进及提级跨国公司地区总部10家以上,引进领军型人才3000名、引入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组织6个。 ——新业态新模式引领新型消费作用更加突出。高端消费领域的优势进一步巩固;建立跨境消费回流新模式,教育、医疗、文娱等高端服务性消费和大型电商消费平台持续集聚,带动区域总消费保持稳定增长。 ——国际化的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对标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深化服务业领域的体制机制改革,建立对标国际的开放环境与制度标准,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提升外商投资发展的便利化程度,打造“营商环境五大品牌”。

建设内容

引领制度型开放样板区。紧紧围绕首都打造对外开放的“北京样板”的目标,深刻领会发展与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相衔接的服务业的应有之义,以全力构建自由贸易试验区政策应用场景为基础,率先在重点行业领域形成突破。在风险可控前提下,主动研究和试行更高更深更广的投资贸易自由化,全力形成更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度创新成果。 融通全球的资源汇集地。紧扣高标准建设跨国公司总部集聚区的发展目标,推动建立与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相适应的制度安排,增强对跨国总部选址吸引力。立足链接全球的通道优势,以激活要素流动为重点,推进资本跨境流动便利、优化人力资源结构、融入全球创新网络,进一步强化全球资源配置能力,提升区域在全球供应链、价值链中的分工地位。 国际金融的开放前沿区。全力推动金融业开放成果率先落地,使金融要素及资源实现自由流动与市场配置,持续提升国际金融机构的汇聚能力,更好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围绕人民币国际化与资本项下开放,创新并争取各项先试先行政策,形成多点支撑、功能完善的金融业发展制度环境,为首都在更高水平上加快金融业对外开放做出示范。 数字贸易新场景示范区。抓住数字经济布局的关键窗口机遇,依托超大市场规模和完备产业体系,加快建设数字贸易新基建,积极探索数字贸易新场景,大力发展数字贸易新业态,全力构建与国际接轨的高水平数字贸易开放体系,实现更多原始创新项目和领军型、独角兽企业在朝阳落地转化和发展,增强数字贸易创新发展的策源能力。 服务贸易模式创新试验区。发挥朝阳作为外贸大区、消费大区的双向通道优势,做好扩大内需与开拓外部市场的统筹,积极拓展国际贸易合作网络,大力推动金融、专业服务、科技等现代服务业领域服务贸易发展;聚焦释放内需市场发展活力,以新业态新模式引领文化、教育、医疗等领域创新发展,率先构建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交汇节点枢纽。
查看政策全文《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高端产业片区朝阳组团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