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医药创新公园一周年成绩单出炉
来源:亦城时报
作者:许淑芳
日期:2025-7-21 15:56:40
礼来、辉瑞、阿斯利康等跨国医药巨头“组团”入驻;22条创新举措打造医药改革试验田……在博鳌亚洲论坛全球健康论坛2025年北京会议即将开幕之际,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京亦庄)国际医药创新公园(BioPark)一周年成绩单出炉,向全球展示“亦庄速度”与“北京活力”。
医药巨头“组团”入驻
近日,阿斯利康有关负责人透露,阿斯利康全球研发(北京)有限公司和阿斯利康全球研发罕见病(北京)有限公司在北京经开区完成工商注册。此次注册的两家公司即落户BioPark。据了解,截至目前,BioPark共吸引140余家生物医药企业入驻,包括礼来、辉瑞、拜耳、美敦力、复星等一大批跨国医药巨头,更有首药控股等本土创新标杆,形成覆盖疫苗、创新药、高端医疗器械等的全赛道布局,构建起“全球+本土”协同生态圈。
阿斯利康有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将积极参与BioPark建设,并期待贡献国际经验为BioPark未来的研究型医院建设出谋划策;阿斯利康英国董事长顾尚文作为BioPark战略委员会成员,将持续为园区发展建言献策,通过剑桥资源的联动,助力打造更加国际化的创新生态网络。”
“十分感谢北京市及经开区在辉瑞北京研发中心筹建过程中给予的大力支持。作为首批入驻BioPark的外资药企研发中心,辉瑞北京研发中心致力于以领先的临床试验效率,全流程加速全球创新药从临床试验申请到中国获批的进程,升级辉瑞在中国现有的全球创新药研发布局。”辉瑞研发副总裁、辉瑞中国研发中心总经理陈朝华表示,辉瑞将充分整合国际化资源,依托研发在华20年积累的深厚经验与高素质人才队伍,大力推动中国生物医药研发加速,惠及全球患者。
北京经开区生物技术和大健康产业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作为北京五环内唯一可集中释放超300万平方米产业空间的区域,BioPark正快速形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医药创新集群。我们正同步推进园区的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包括CRO、CDMO、临床研究型医院等,可实现‘研发-临床-产业化’的无缝衔接。其中,生命之蝶研发转化中心项目预计年内开工,将建设医药健康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医师培训中心和产业研发生产基地等,为入园企业和机构提供共享产业空间支持。”
22条举措打造医药改革试验田
今年4月,《国际医药创新公园高质量建设实施方案(2025-2030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正式出台,辉瑞中国研发中心总经理陈朝华有感而发,“‘新32条’为加速创新药的同步临床研发拓展了路径,新出台的《实施方案》更是彰显了北京市加速创新药研发上市、推动健康产业升级的决心。我们期待与BioPark共同成长,加速推进更多全球创新药的高质量临床开发。”
“阿斯利康在京研发发展将极大获益于BioPark的建设。”阿斯利康有关负责人表示,“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和医疗器械审评检查京津冀分中心的设立、国家级AI+医疗示范区的打造与阿斯利康在京后续研发工作高度契合,我们将依托这些优势资源,提升创新药物审评效率,加快数字疗法的场景应用和商业转化。”
据介绍,《实施方案》重点聚焦AI+医疗融合创新、监管创新、产教融合创新等,提出22条创新举措为园区发展注入强劲动能。明确打造“人工智能+医药健康”高地,支持企业围绕数智医生助手、人工智能赋能药物研发等开展技术攻关和示范应用;推进产教融合基地建设,吸引世界一流高校医工交叉学科的产教基地项目、国际企业总部和研究型医院落位;充分发挥国家药监局六大中心集聚优势,在BioPark开展监管技术创新,形成可复制的监管创新范式,为全国探索有益经验等。
“未来,我们将在BioPark构建一个政策创新、产业集聚、学科交叉的良性生态圈。”北京经开区生物技术和大健康产业局有关负责人如是说。
超复合国际社区雏形初现
去年11月,BioPark人才租赁住房项目正式开工建设。作为BioPark重点配套项目之一,该项目建成后可为园区及经开区职工提供1500套租赁住房、324套宿舍,为人才提供住宿保障。“这项惠企举措真正解决了我们职工的后顾之忧。项目建成后,从公司到公寓步行只要10分钟,通勤时间大幅缩短,不仅节省了交通成本,更让加班晚归的同事能安心休息。”园区某入驻企业负责人说道。据悉,该项目预计将于今年底完成主体结构封顶。
人才租赁住房项目的开工是BioPark配套建设的一个缩影。坚持“产城融合”发展理念,一年来BioPark各项配套建设全面提速:在交通路网方面,经开区正开展区域路网提升改造计划,2025年拟启动黄亦路、西毓顺路、德南路、春云路、海鲲街5条主次干道建设以及研发转化区百康北巷、百康南巷、百康街、听雨街4条支路建设,并同步研究南五环(饮鹿池桥—西毓顺桥)段整体提升方案可行性,计划于2026年上半年开工建设;在教育资源供给方面,引进亦庄实验中学优质资源,规划建设国际人才社区配套学校;商务会展方面,规划建设可容纳2000人的会议展览设施。
“我们致力于打造一个集工作、生活、休闲于一体的超复合国际社区。”该负责人表示,园区将配备2.4万平方米学术会议酒店、600套以上国际人才公寓、2000套青年公寓以及近1万平方米的运动休闲、生活交往服务设施等高品质配套设施,同时以占比超50%的绿地面积,构建“健康绿心+生态廊道”的绿色空间体系,让人才“拎包入住、步行科研、公园办公”成为日常。
从规划蓝图到实景呈现,BioPark用一年的蝶变诠释了北京高质量发展的决心与速度。“后续,我们将充分协同资源,从产业项目落地、产业空间建设、基础设施提升、配套设施完善四个维度有力推进国际医药创新公园建设。目标到2030年,将国际医药创新公园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生物医药创新高地,成为推动全市医药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北京经开区有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