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2025商业航天电子产品发布会现场签约10余项订单,58项自研技术成果赋能商业航天新生态

来源:亦庄时报

作者:卢金曦

日期:2025-4-7 13:59:09

  让航天器更健康、让自控网无边界、让数据流出价值。3月30日,以“智测浩瀚苍穹 赋能商业航天”为主题的北京遥测技术研究所、航天长征火箭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所(公司)”]2025商业航天电子产品发布会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京亦庄)举办。会上集中发布了所(公司)自研的58项面向商业航天的产品与技术成果,现场签约10余项采购意向协议、4项合作协议。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从2024年的‘积极培育’到‘培育壮大’的转变,意味着国家将商业航天提升至更为关键的产业发展战略高度,不再局限于基础培育,而是要全方位、大力度地推动产业规模扩张与实力增强。”北京遥测技术研究所副所长彭泳卿表示,“乘势而上,我们举办此次发布会,聚焦‘技术突破、产业协同、生态共赢’三大方向,探索商业航天市场化、规模化、产业化新模式,与行业伙伴一同见证商业航天腾飞的‘遥测力量’。”


  五大板块58项产品与技术成果集中发布
  仅1.8公斤的手持式遥测终端设备、气象观测“千里眼”与“预警哨”——星载测雨雷达和地基测风激光雷达,还有比传统微波通信提高一个数量级,单链路速率达5Gbps的光通信终端……现场,所(公司)自研的涉及航天测运控系统、空间信息网络、微波激光遥感探测、空间时空基准测量、MEMS与传感器五大板块的58项面向商业航天的产品与技术成果集中展示,引得现场嘉宾围观。
  瞄准商业航天测控面临的高成本与低兼容性两大痛点,所(公司)采用天地一体化设计思路,推出了20余种测控产品,包含低成本、测控资源更丰富的Ku天基遥测技术,重量降低40%、成本降低30%的遥测、安控一体化箭载设备,以及低成本高兼容性的手持式遥测终端、综合测控基带等商业测控产品。星载测雨雷达和地基测风激光雷达两款气象观测产品已经实际应用,实现了“观测即服务”。空间信息网络中发布的激光/微波综合传输组网技术可以支撑“超大规模星座”的低成本运营。MEMS与传感器产品中提到“火箭回收用视觉导航系统”实现了水平方向定位精度0.6m,垂直方向精度0.1m,在高动态场景下与惯性导航协同工作,提升火箭回收的可靠性。
  彭泳卿表示:“将商业航天作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抓手,所(公司)着力构建集研发设计、系统集成、应用服务于一体的商业航天产业链,形成了以航天测运控、空间信息网络、微波激光遥感探测、空间时空基准测量、MEMS与传感器为核心的商业航天产品体系,目前已覆盖运载火箭及发射、卫星平台及载荷、空间信息应用服务、航天地面设备及制造等多类应用场景,有力支撑了空间系统超大规模发展、超快速度部署和超低成本建设,2024年实现2.5亿元产值突破,为推动商业航天产业高质量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10余项采购意向协议、4项合作现场签约
  发布即签单!产品发布环节过后,连续三轮进行了采购意向协议签订及4项合作协议签署。
  会上,所(公司)与十余家企业签订采购意向,其中包含中科宇航、蓝箭航天、银河航天、星际荣耀等多家北京亦庄商业航天企业,地区产业协同效应进一步凸显。星际荣耀型号总设计师季海波表示:“今天的发布会我看到了许多行业前沿的产品,尤其是遥测、安控一体机等产品将多个分机集合到一台设备上,设备集成度非常高,既减轻了火箭重量,降低了成本,还提升了可靠性。随着协议签订,未来我们将在多型号的产品上与所(公司)达成合作。”
  “深耕航天产业发展68年,我们看到所(公司)强大的技术实力,因此今天我们跟所(公司)的子公司长征宇通,以及我们投资的北京市可重复使用火箭技术创新中心与所(公司)分别签订了合作协议。将在后续的商业航天试验保障、重大课题立项研究、共性试验平台建设等方面深化商业航天产业开放合作,打造合作共赢的良性产业生态。”北京亦庄星箭科技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在签署合作协议后表示。


  亦庄智能感知产业基地将“落户”空天街区
  “未来,我们规划在空天街区建设亦庄智能感知产业基地,并在北京亦庄落地两家新企业,今天发布的58个产品都将在该基地投产。”彭泳卿介绍,随着基地的落成,所(公司)的科研生产能力将进一步优化,批产交付能力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据介绍,该基地项目将包含总部办公区、创新中心、智能化生产区、会议中心、创新会客厅等。彭泳卿介绍:“建成后,我们产品产线的升级都将在该基地完成,我们将采用最新的AI技术实现柔性化生产需求。”为了更好服务商业航天,所(公司)还计划成立北京航天时代传感科技有限公司以及激光网络通信技术公司,聚焦网络、激光、芯片、服务,构建天空地海一体化激光网络通信体系。
  “之所以将基地和两家计划成立的企业落在北京亦庄,是因为我们看到亦庄对空天街区的整体规划,将来这里将集聚大批上下游的企业,十分适合企业发展。”彭泳卿表示,瞄准后续商业航天广阔发展空间,所(公司)将落户空天街区,携手亦创商业航天联盟,联动区域商业火箭、卫星公司,以重大工程共建,标准定制、技术合作、人才交流等方式,促进商业航天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资金链的深度融合,构筑“央地合作”的新型产业生态,打造“国家队”深度融入地方经济新范式。
  “我们将全力保障亦庄智能感知产业基地项目的实施,支持企业在北京亦庄建立国际一流航天大所,打造航天遥测全球领军企业。”北京经开区有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始终秉承‘国家需要的就是亦庄要干的’,把商业航天作为国家重大战略任务来抓,2024年空天产业规模突破350亿元,汇聚企业超过160家,商业火箭企业集聚度超过全国75%,商业互联网卫星企业集聚度超过全国半数,空天街区规划建设,火箭大街拔地而起。今年以来,‘亦庄箭’已完成商业发射五连胜,全年计划发射超40次,入轨卫星超130颗,4型新型火箭计划首飞,多型商业卫星将加速批产。我们正依托空天街区建设卫星互联网产业园,形成千星产发能力。”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