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AI赋能让诊疗手术实现“自动驾驶”

来源:亦城时报

作者:许淑芳

日期:2024-3-25 14:30:25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北京经开区企业如何在“人工智能+”上有所行动?又怎样紧抓机遇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

  作为全国首家将AI技术垂直应用到手术治疗领域的企业,强联智创(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强联智创®”)创始人兼董事长秦岚说:“关键在于创新思维和积极转型。公司将充分把握技术变革带来的机会,并结合自身优势进行布局,探索开创新的业务模式。”

  “首先,我们将不断加大科技研发投入。”秦岚表示。一直以来,强联智创®坚持创新发展战略,通过数字化赋能,自主研发了AI+诊断、AI+决策、AI+治疗等系列产品解决方案,辅助医生完成术前诊断、规划和手术关键步骤等,推动介入手术标准化,推动了手术诊疗方式的升级迭代。

  怎么把手术变简单?“如果把做手术比作开车,我们希望用AI技术为医生提供辅助工具,通过人机结合的方式,实现复杂手术的自动驾驶。”秦岚用一个生动的比喻诠释了AI介入手术标准化为诊疗手术带来的变革。

  自2019年落地经开区以来,强联智创®已经有两个产品通过了国家药监局的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程序。其中,核心系统UKnow手术计划软件已获批全国首张“AI+治疗”创新医疗器械三类证,另一个全国首个“AI+决策”的产品临床试验已经完成,预计今年上半年完成注册递交,年内获证。这些产品的成功,也是对强联智创®创新探索的最佳回应。

  “把难做的手术容易化,让复杂的手术不再成为个人‘专利’,让更多年轻的医生也能掌握手术技巧,从而推动基层医疗水平的提升。”秦岚告诉记者,这是强联智创®创立的初衷,接下来公司还将投入更多资源,不断升级原创技术、新技术、新产品和新服务,将更多的AI技术和医疗场景应用结合起来,促进医疗向AI的转型和升级。

  新质生产力的源头在科技创新,落脚点在产业升级,关键因素在合作与人才支撑。“因此,我们将加强与合作伙伴协同,建立良好的上下游产业链伙伴关系,实现资源共享和创新协同效应。同时构建灵活、适应性强的组织结构和文化,培养具备创新能力和适应变化能力的人才,激励员工积极参与创新和改进工作。构建我们企业自己的新质生产力,提高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秦岚表示。

  强联智创®的创新仅仅是经开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一个缩影,恒瑞医药北方运营总部和产业化基地开工,“全国示范性星箭园区”规划出炉,“天空之境合成生物制造公共技术平台”正式启用……在这片创新的沃土上,越来越多新质生产力的“种子”正在加速成长。

  “今年,经开区将持续坚持创新驱动,加快推动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主平台建设;全要素提升关键核心技术攻坚能力,重点围绕主导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需求,突破一批战略性引领性技术,形成不少于10项前沿创新成果。”经开区有关负责人表示。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