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全程8公里沿途设7站串起企业园区、商务楼宇全市首条自动驾驶小巴线路落地经开区

来源:亦城时报

作者:亦城时报

日期:2022-11-25 16:52:20

北京经开区公交车站迎来新成员——自动驾驶小巴。 融媒体中心 张磊/摄

刹车顺滑,乘客体验感不错。 融媒体中心 张磊/摄

 本报讯(融媒体中心 卢金曦)“各位乘客,隆盛工业园站到了,请刷码下车!”连日来,北京经开区多个公交车站迎来了一位特别的新成员——自动驾驶小巴(智能网联客运巴士)!原来,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在北京经开区开通了全市首条智能网联客运巴士示范应用线路——“扬帆线”,自动驾驶小巴正式载人驶上城市道路。

  时间倒回半年前,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工作办公室发布全市首个智能网联客运巴士管理实施细则,并为百度、轻舟智航、商汤科技三家企业颁发道路测试牌照。自此,自动驾驶小巴正式在北京经开区60平方公里范围内特定线路上开始道路测试。经过半年多的道路测试,轻舟智航的龙舟ONE自动驾驶小巴顺利通过了空载测试、模拟载荷测试等“小考”,成为全市首家被允许开展智能网联客运巴士示范应用的企业,率先进入示范应用阶段。

  “扬帆线”涵盖永晖大厦、隆盛工业园、永昌工业园、亦城国际、朝林广场、地泽北街、亦庄控股7个站点,全程约8公里,丰富了辖区居民日常出行方式。

  “我是一名科技爱好者,自己的车也是带辅助驾驶功能的。听说北京经开区开通了自动驾驶小巴,挺好奇的,这事儿靠谱吗?跟真人司机驾驶有没有区别?”11月18日,北京经开区居民朱亮怀着一颗好奇心坐上了“扬帆线”。

  “各位乘客请坐稳扶好!”随着车辆起步,朱亮的首次自动驾驶巴士之旅正式开启。起初,看着前方安全员的手没有碰触方向盘,朱亮显得有些紧张,一只手紧紧抓住座位扶手。小巴平稳向前行驶,弯道遇到超车,巧妙避让;紧接着下一个路口,绿灯突然变红灯,小巴迅速识别、缓慢减速停车……随着小巴一路“过关斩将”,朱亮放下了紧握扶手的手,神情舒缓开来,甚至过了一会儿,玩起了手机。

  “太震撼了,20多分钟的体验过程中,我根本分辨不出是自动驾驶,感觉公交车上有个‘老司机’在开车一样。”下了车,朱亮滔滔不绝地赞叹着这趟短暂旅程,“比如,红绿灯突然变灯,它没有一脚踩死,刹车刹得十分顺滑……”

  朱亮口中如同“老司机”在驾驶的感受背后有着怎样的技术含量?轻舟智航产业生态与市场公关部副总裁霍静解释道,乘客无顿挫、流畅平滑的舒适乘车体验正是因为轻舟智航的Driven-By-QCraft(乘风)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帮助车辆做出行驶决策。该方案可实现360度无盲区感知,不仅具备行人车辆避让、自动变道、自动转向、红绿灯识别等基本功能,还能够应对超10万个城市复杂交通场景。当前,龙舟ONE自动驾驶小巴已在美国硅谷,中国北京、深圳、苏州等10座城市和地区开展测试及运营,部署的自动驾驶车队规模超100台。

  今年2月,轻舟智航迁入北京经开区,4月获得全市首批智能网联客运巴士道路测试牌照,10月又成为首家获准开展智能网联客运巴士示范应用的企业……落户北京经开区短短不足一年时间,轻舟智航得到迅速成长。

  “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以北京经开区为核心建设,这里的政策优势和产业环境优势凸显。轻舟智航的自动驾驶全栈技术能力在这里得到了有效验证。”霍静表示,尤其是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工作办公室从车内管理、车辆运行、道路测试、保险保障、产品技术参数等方面,作出了针对性管理要求,填补智能网联车辆的监管空白,为智能网联客运巴士新场景的规模化和商业化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接下来,随着示范区范围持续扩大,轻舟智航将逐步扩大应用场景和路线,与产业伙伴共同推进自动驾驶技术的迭代及商业化运营进程。

  ■相关

  自动驾驶“亦庄造”抢滩国际市场

  本报讯(融媒体中心 吴怡铭)新石器无人车出海日本开展快递配送的模式验证实验,亮道智能以激光雷达技术搭建中德汽车产业合作新桥梁……北京经开区企业积极谋划海外布局,扬帆出海,紧扣自动驾驶等核心科技,加速中外合作步伐,推动“亦庄智造”走俏国际市场,助力中国品牌“走出去”“叫得响”。

  将已经创建好订单的包裹装入车辆,沿指定路线行驶,到达收货地点后,收件人通过手机上的取件码打开快递柜,取出包裹,整个过程方便快捷。近日,与新石器无人车保持深度战略合作的信息通信公司京瓷,携手物流公司大和运输开展的快递配送模式验证实验在日本石狩市道路上演,此次测试使用的正是新石器无人车,这意味着新石器无人车“出海”日本。

  此次测试使用的新石器无人车,货箱采用模块化设计,配置20个快递储物柜,可满足多尺寸快递包裹的存放需求。同时,利用激光雷达、摄像头等多种传感器系统及定位装置,可在以时速15公里的速度行驶的情况下,进行环境目标检测、安全检测以及红绿灯、车道线、交通标识的识别,确保安全行驶。

  “我们拥有年产能万台规模的智造工厂,可满足不同地区的规模化部署车辆需求,新石器在无人配送、无人零售等领域积累了丰富的场景运营经验和海量数据,这些都将为后期在日本运营无人车奠定良好的基础并提供参考范本。”谈及未来发展,新石器海外负责人说。

  在加速乘风“出海”的道路上,经开区还有众多企业凭借核心科技脱颖而出,北京亮道智能汽车技术有限公司(简称亮道智能)就是其中之一。激光雷达是自动驾驶的核心硬件,作为激光雷达系统赛道的领跑者,亮道智能将先进科技输入德国。2018年,亮道智能在德国慕尼黑成立了亮道德国有限公司(简称亮道德国),当年成功拿下德国大众集团项目“大单”,就此敲开了德国整车厂的大门。

  “得到他们的认可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亮道德国CEO冀旸说。事实上,这笔大交易主要得益于亮道智能的技术以及资源的积累。亮道智能在德国搭建了国际化的激光雷达研发和商务团队,并在发展中与Bosch、AVL、CARIAD、dSPACE、Fraunhofer等大型企业合作研发前瞻技术。同时,加上德国本身具备的优质产业链资源赋能,亮道智能依靠先进的技术和中德合作背景,使得“朋友圈”越扩越大,将多个大项目收入囊中。

  随着订单的增加,加速车载激光雷达量产化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今年5月,亮道智能发布国内首款纯固态侧向补盲激光雷达LDSatellite?,该产品面向前装量产,是一款兼顾高性能、低成本、高可靠性和长使用寿命的车规级激光雷达,能够赋予车辆360°无盲区近场信息感知能力,极大提升车辆行泊安全。时隔一月后,亮道智能宣布再获国际Tier1欧洲量产项目订单。

  “无论是亮道德国还是亮道中国都要尽最大努力,为中德汽车产业发展搭建好桥梁。”冀旸说。立足科技,开拓德国市场,亮道智能加速“出海”,为铺开欧洲市场打下了坚实基础。

  无论新石器,还是亮道智能,都是“亦庄智造”加速出海的见证者,也是北京经开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不断“抢滩登陆”国际蓝海市场的缩影。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