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丰台公布“两区”建设5周年发展“答卷” 多个“全国首创”落户
来源:中国商报网
作者:中国商报网
日期:2025-9-5 10:03:29
2025年是北京高标准推进“两区”建设5周年,也是丰台区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的关键一年。9月5日,丰台举办“遇见丰台·众汇京彩”——“两区”五周年成果创新发布暨服贸会成果预热活动,系统呈现丰台区在制度型开放、重点功能区发展、开放型经济提升等方面交出的亮眼答卷。
“5年来,丰台区以‘创新驱动、载体升级、服务提质’为主线,重点突出制度开放‘强产业’、空间扩容‘强功能’、营造环境‘强服务’三大思路,通过制度创新、平台赋能和数字化升级,探索服务业开放改革的‘丰台路径’。”发布会现场,丰台区商务局局长许渊源介绍,丰台区累计高标准打造42项创新案例,其中《构建科技创新全链条服务“生态”体系》被商务部评为全国复制推广的最佳实践案例,《“一带一路”B2B跨境电商新模式》等4项案例在全市推广。
丰台区对“制度创新”的探索,催生了多个“全国首创”:完成全国首家个体网店转实体店变更登记,为平台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落地全国首笔“司库+CIPS”电汇汇款业务,大幅提升企业跨境结算效率;在全市率先试点线上“证照联办”,构建准入与准营一体化工作模式。同时,出台《丰台区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合作发展的若干措施》《丰台区支持高精尖产业人才创新创业实施办法》等一系列高含金量政策,覆盖产业、人才、医药大健康等领域,持续释放政策叠加效应。
“两区”建设5年来,丰台区的招商网络已向海外延伸,今年4月,丰台区与迪拜杰布阿里自贸区共同举行招商联络站点揭牌仪式,标志着丰台区在中东地区的首个官方招商平台正式落地,为丰台区企业开拓新的国际市场创造新的机遇。
截至目前,丰台“两区”建设累计入库项目2417个,落地1553个。全国注册资本最大的保险公司瑞众人寿、伦交所集团全资子公司路孚特、全球跨境支付企业易付达中国总部等一批标志性项目相继落地,为区域开放型经济注入强劲动力。
产业的“聚集成势”离不开对上下游资源的吸引,金融业同样如此,丰台区通过“链长单位+发展伙伴”模式,聚合金融产业链上下游资源。目前,区内已汇集瑞众人寿、中信证券资管、银河证券、中国农业再保险、中华保险、长城资产、华电产融、中铁资本等优质金融机构,新兴金融领域链长单位、发展伙伴增加至8家、106家,2025年上半年实现增加值实现191.6亿元,同比增长16.7%,占GDP比重15.8%。
值得一提的是,丽泽商务区吸引了管理资产超万亿的中信证券资管、全球跨境支付公司易付达中国总部等标志性机构,形成“引进一个、带动一串、辐射一片”的集聚效应。丰台区发改委副主任李梦笛在发布会上介绍,丰台吸收新动力、聚焦新技术、塑造新品牌、打造新平台,实现证券行业内数字人民币首次投资场外理财产品、全国首笔CIPS境外直参行账户集中可视业务等多个“首次”,成功落地全国首单数字人民币科技企业并购贷款、落地国内首单科研事业单位知识产权证券化项目、完成市场首笔挂钩“碳减排指数”的互换交易。此外,实施“长辛先锋”行动持续优化金融营商环境,成功组织筹办中外金融机构高端对话FIN-TALK论坛,举办三届具有行业影响力的中国(北京)数字金融论坛,连续四年参展服贸会金融服务专题展。
“两区”建设5年来,文化产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开放格局,从VR、AR等数字技术与传统文化的深度融合,到“文化+科技”“文化+贸易”“文化+旅游”的业态破壁,文化产业不仅有热度,更是蓝海。丰台区文化产业发展势头强劲,2024年共有规模以上文化产业单位281家,实现收入377.4亿元,首次突破300亿大关,增势喜人,卢沟狮、丰台礼物、非遗漆猫等文创产品更是频频出圈。
丰台区文创中心副主任张佳宁在发布会现场介绍,丰台区文化产业突破式发展的背后,是营商环境的不断优化。丰台区搭建全周期一站式流程化的“服务管家”体系,完善“全员招商”机制,落实好“一对一”服务专员制度,成立丰台区文化创意工作营、“丰台区文化产业园区联盟”“丰台区文化企业联盟”,推动文化产业提质升级。
“5年来,共有9家企业、园区获评北京市版权保护示范单位、示范园区(基地),1家园区获评首批北京市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4家园区获评2024年度市级文化产业园区。”张佳宁表示,近5年丰台惠民文化消费季共举办各类文化消费活动300多场,带动线上线下参与人数约3500万人次,产生文化消费金额约96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