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海淀区“两区”建设系列推介活动—— 上海专场推介会成功举办
来源:海淀区商务局
作者:海淀区商务局
日期:2024-11-11 9:48:56
2024年11月7日下午,在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召开期间,2024年海淀区“两区”建设系列推介活动在上海成功举办,活动由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主办、北京市商务局指导、北京市海淀区商务局承办。本次专场推介会面向参会企业,推介了海淀区资源禀赋、开放生态和优惠政策,展示了北京市海淀区“两区”建设的最新成就,彰显了海淀区“四区”叠加的政策优势,对海淀区提升区域影响力、吸引国内外优质企业、推动产业协同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上海专场推介会上,北京市商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华雨在致辞中表示,海淀区作为北京市的核心区域,也是北京自贸试验区,科技创新片区自贸组团,近年来着力以“两区”建设先手棋,下好全区发展一盘棋,始终保持“开放的力度不减、改革的强度不减、发展的势头不减”,在以高水平开放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不断迈出坚实步伐。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区长隋晓峰指出,北京市海淀区是中国高端创新要素最聚集、创新创业和对外开放活力最突出的区域之一。并表示海淀区与长三角企业有着广泛的合作基础,期待能在未来与长三角企业开展进一步合作,北京市海淀区将开怀拥抱各类新元素、新力量,携手五湖四海的科学家、发明家、创业者,成就企业发展。
在推介环节,北京市海淀区商务局党组书记、局长张立红对海淀区“两区”建设成果以及营商环境建设进行了整体推介。张立红局长指出,“两区”建设四年来,持续推进以贸易自由便利、投资自由便利、资金跨境流动便利、人才从业便利、运输往来便利、数据安全有序流动等开放政策体系建设。并表示北京市海淀区将充分发挥“四区”叠加政策优势,创造更加优质、更加开放、更加国际化的营商环境,诚挚邀请各方优秀企业、投资人、创新创业团队前来海淀区投资兴业,深耕发展,促成更宽维度,更深层次的合作,实现更高能级的发展。
中关村科学城管委会产业促进二处副处长戴丹围绕海淀区信息产业的创新基础、产业资源、通用政策等进行了推介。海淀区在人工智能和软件信息服务业领域具有显著优势,是国内创新基础最好、人才资源最集中的地区,而且海淀区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迅猛,占据了全市乃至全国的重要份额。2024年上半年,海淀区软信业实现收入7575.9亿元,增长16%,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分别占全市35%和40%。
中关村科学城管委会产业促进三处副处长柳岸围绕海淀区医药健康产业的营商环境、产业政策、创新发展成果等进行了推介。海淀区医药健康产业已形成人才梯队强大、基础学科全面、医工交叉活跃、前沿技术融合的发展格局。并表示海淀区已出台多项支持政策,打造医药健康研发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力争到2026年医药健康产业收入达到1500亿元,产值达到300亿元,期待与更多企业合作,共同推动医药健康产业的创新与发展。
北京市海淀区西北旺镇人民政府副镇长赵阳围绕北京市海淀区西北旺镇基本概况、发展优势、服务理念和产业空间进行了全面推介,展现了“宜业、宜居、宜游”的西北旺新风貌。赵阳副镇长在推介会中提到,西北旺镇始终坚持打造高科技产业空间,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关村西北旺科技园一期已于今年9月盛大开园,园区产业面积达13.9万平方米,配建18.8万平方米海淀大悦城、5万平方米高端公寓及9.8万平方米产业配套,全力打造集商、产、文、旅、科、居于一体的科创生态场域。
北京实创科技园开发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刚对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科学城北区建设发展情况、重点品质项目以及实创股份服务体系进行了全面推介。陈刚副总经理在推介会上中指出,纵观产业演进历程,中关村始终引领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浪潮,而中关村科学城北区则是中国高精尖产业集群聚集与高科技人才产业报国的耕耘之地。科学城北区致力于在2035年实现影响力、竞争力、引领力全球领先,成为国际一流的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以及世界领先科技园区的重要标杆。
此次推介会,中科融能集团有限公司和上海科晖聚智企业咨询有限公司两家企业与北京市海淀区商务局签订了持续发展意向书。北京市海淀区将以优质的营商环境,一流的供给服务,积极为企业提供更加精准的服务和支持,助力企业做大做强。
此次推介会吸引了飞利浦、必维集团、戴森、光大银行等20余家优秀企业参与。后续北京市海淀区将进一步积极开展“两区”建设系列推介活动,在更大范围内宣传北京市海淀区的独特禀赋和开放姿态,全方位吸引推动优质项目落地,为北京市海淀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