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两区”五周年 | 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数据交易规模快速增长,年均增长超过200%

来源:朝阳区商务局

作者:朝阳区商务局

日期:2025-7-3 18:13:59

626两区五周年新闻发布会——数字经济专场召开。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北京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北京市通信管理局、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有关负责同志介绍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为深入贯彻国家数字经济发展战略,支持两区建设实施落地,北数所积极推动数据要素市场高质量发展。近年来,北数所数据交易规模快速增长,累计数据交易规模达到2250TB,近三年年均增长超过200%。其中高频数据交易调用规模超过1亿次,高质量数据集共引入567个,已达成交易171个。数据交易类型包括文本、图片、音频、视频、文本对等多种模态,呈现出交易需求旺盛、产品种类丰富、参与主体活跃、规模快速增长的态势。

一、数据资源高效对接交易活跃度大幅提升

从参与主体看,目前2500多家各类交易主体参与场内交易,覆盖医疗、交通、能源、工业、金融及人工智能等20多个行业和领域,其中,央国企、互联网企业、科技创新型企业占比超80%,并有10多家跨国企业参与交易,市场主体呈现行业丰富、类型多元的趋势。从应用场景看,数据交易从之前以风控核验和精准营销为主,向人工智能大模型训练、医疗诊断、科研创新等领域延伸,数据要素对科技研发、实体经济发展促进作用愈发明显。从资源覆盖范围看,行业主管部门、央国企、互联网等7大新兴领域高质量数据场内交易逐步扩大,涵盖了企业类、个人类及行业垂直类数据,其中企业数据广泛用于商业合作信用调查、供应链协作和融资增信等领域,个人类数据在确保隐私保护、授权完整下完成合规流动,垂直行业类数据与科技研发、产业创新深度结合,对于提升人工智能大模型能力发挥了关键作用。

二、高质量数据集爆发增长,人工智能模型供给显著提升

目前我们已与超半数头部人工智能模型企业深度合作,为大模型提供覆盖32个行业475个数据集,交付数据达到1814TB,形成覆盖自然语言处理、多模态交互的行业专有高质量数据集体系。数据来源涵盖媒体出版、医疗健康、金融、工业等13个重点领域。与头部大模型智源悟道、京东言犀、阿里通义、腾讯元宝、华为盘古及蚂蚁百灵等持续提供多种类型、多个模态的数据集,提升了金融风控、工业质检、智慧医疗等20余个产业场景的模型能力。在提升多模态数据质量和知识产权合规性方面实现突破,为人工智能大模型产品创新以及场景拓展提供有力支撑。通过近期场内交易趋势观察,人工智能模型训练数据集正在成为数据流通交易最活跃的领域之一。

三、数据资产价值挖掘提速,在资产入表、融资等环节发挥显著作用

累计342家企业在北数所完成数据资产登记,共取得533个数据资产登记证书。24家企业完成数据资产入表,入表金额超1亿元,加快推动数据资产转化为资本的试点工作。联合金融机构发布数据资产质押贷款标准化产品,将数据资产登记及数据交易情况纳入银行信贷业务流程,构建北数所、银行、企业三方联动机制,降低一数多押风险,支持10多家企业利用征信、交通、气象、智能制造、农业等高价值数据资产完成质押贷款,总计发放贷款金额近3亿元,有效拓宽企业贷款路径。

四、重点行业以场景应用带动开放流通,涌现一批典型实践案例

在主管部门、交易所、医院、药企等多方共同推动下,医疗数据开放逐步增强,北京市属医院率先在医疗影像数据、手术数据等领域实现开放应用,合作模式陆续推广到天津、吉林等外地医院。联合行业牵头单位加快开发医疗稀缺数据集。加快打造一批中医药行业高质量数据集,实现国家级中医药数据的首次流通开放;联合传染病单位建设了医疗专业数据标注平台,实现人工智能与医疗产教融合;联合京外多地医疗机构建设跨区域医疗数据资产运营平台,对医疗数据集进行跨区域开发利用。此外,在工业制造、交通运输等场景,完成工业标准、运力监控等数据交易,也有效提升了生产运营效率,行业数据创新应用场景不断涌现。

五、数据跨境流动助力国际贸易发展,跨境便利化显著提升

积极推动自贸试验区汽车、医药等重点行业跨境便利化政策落地,形成数据便利化流动的有效路径。推动了一批数据跨境交易。首次批量引入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3亿家企业征信数据,为企业走出去提供风险决策支持;二手车辆历史记录数据产品实现跨境交易,数据调取超过5万辆,为二手车出口到中东等区域提升了价值。形成一系列跨境流动服务能力。通过标准合同备案模式,在监管沙盒内推动敏感数据出境;通过数据跨境托管平台,协助医疗器械采集数据进行匿名化处理,实现数据可信流动;通过便利化跨境评估工具,为多个跨国企业数据出境提供合规评估服务。

六、制定一批数据流通基础制度,促进数据进场交易

参与制定多项数据要素标准或规则。在标准规范方面,编制数据交易、数据资产化、跨域管控、匿名化等标准规范,并在流通交易环节试验验证。在基础制度方面,加快数据流通合规指引、数据资产质量管理、数据产品价格指引等制度建设,支持国家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各项实践任务。在市场规则方面,联合外地数交所发布《数据价格信用建设倡议书》,探索数据交易价格多地互认机制。在产品规范方面,设计数据产品评价指标,涵盖行业应用、合规评价、质量评价等多维度的数据产品画像体系,对数据产品价值进行科学评估。

下一步,北数所将围绕“两区”建设要求,重点在四个方面加大力度:

一是以建设数据流通制度为基础,加快开展试验验证工作。围绕数据产权、流通等方面,形成覆盖全流程的落地制度体系;围绕人工智能高质量数据集、数据产品价格核算等重点方向,加快制定急需标准;围绕交易纠纷解决、收益分配等方面,制定促进数据流通的场内规则。

二是以行业场景应用为导向,扩大重点领域数据开放范围。选取工业制造、交通运输、新能源等重点行业数据,拓宽数据应用场景。精准对接公共数据、行业数据等数据资源,推动数据持续进场交易。

三是以人工智能数据集供给为重点,扩大数据产业链协作深度。持续发布种类多、行业全、参与度高的人工智能高质量数据集,联合人工智能企业加快行业垂类大模型研发。在医疗、工业、视听等领域加强数据供给,支持数据标注、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等训练基地的建设运营。

四是以数据安全合规为保障,加强安全能力支撑体系建设。加强数据流通合规服务,将上线合规审核、质量评价及价值评估等审核智能体,提升数据评测评价支撑能力。加强数据流通安全能力,制定标准合同模板,建设智能数据标注平台,为数据安全高效流通提供便利支撑。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