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动态

2020北京市服务业扩大开放云推介 | 相约天竺综保区 共筑开放新高地

来源:北京市商务局

作者:北京市商务局

日期:2020-8-28 13:54:01

交通物流对于一座城市的发展,意义非同寻常。作为“中国第一国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坐拥海量人流、物流、信息流资源,每一天都在迎送成千上万的旅客,构建和贯通着一张纵横交错的立体网络。而首都国际机场的所在地顺义,也就被大家公认为“国家门户”。

 

“天地交而万物通”

顺义距离北京市中心有着约30公里的距离,北邻怀柔、密云,东界平谷,南与通州、河北省三河市接壤,西南、西与昌平、朝阳隔温榆河为界。顺义与三环之间的温榆河形成了天然的屏障,“适当远离”城区的地缘条件推动了顺义走出一套相对完整的产业中心之路,实现了华丽丽的蜕变~

腾飞的顺义

除了“一夫当关”的独特优势,顺义还瞄准首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目标,开展了一系列新尝试,取得了新成绩。
顺义区自2016年5月被确定为首批北京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示范区以来,瞄准我国最高开放水平,重点推动涉外体制机制改革和新业态新模式创新,先后完成了三轮126项试点任务,高水平开放取得显著成效。
不得不提的是,仅北京天竺综合保税区就实现了22项全国政策功能首创,深入拓展了“境外货物入区保税,国内货物入区退税,区内交易免税”的园区基础功能,在我国综保区中达到最高开放水平。天竺综保区在服务业扩大开放有力支撑下,叠加与首都机场货运口岸无缝连接、航线航点资源丰富的优势,进出口、税收等主要经济指标实现了年均25%以上的高速增长,医药、文化等产业特色更加突出,服务业占园区经济总量的95%,跨境贸易通关时效全国领先,走出了一条高端服务业、服务贸易为驱动的特色发展之路。


让我们跟着顺义区长孙军民,一起走近北京天竺综合保税区的特色发展之路吧~

一、打通文物回流通道,助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创新了文物出区保证保险,实现了“文物入区鉴定”、文物进出境审批权下放。引进了国际文物交流平台、大国工匠文物修复中心、“一带一路”文化交流中心等国家高水平项目。园区文化艺术品进口规模占到全国的1/3,文物进口占到全国的48%。有望成为中国文物回流的试验田、“让文物‘活’起来”的示范基地。
二、发展医疗健康产业,助力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开辟了药械产品进口检验“绿色通道”,简化了疫苗等冷链特殊物品核销手续。拓展了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试点、分类监管试点,引进了国际检验检测科技创新中心、特殊生物制品交易平台、医疗器械3C转化等一批全国龙头项目,园区医药进口规模占到了全国的1/5,疫苗进口占全国的95%,心脏疾病医疗器械保税研发达到国际水平。
三、拓展跨境电商功能,助力首都消费升级。在全国率先建设了保税五类商品指定进口口岸,园区生鲜进口占到全市的九成以上。创新了跨境电商进口医药产品、跨境电商线下自提等功能,今年以来,跨境电商保税备货业务完成51万单,超过去年全年水平。园区成为中高端消费品的重要进口通道,有力服务了首都消费升级。

                

顺义区将聚焦临空经济、科技服务、金融服务、商务会展、文化贸易、国际医疗健康、国际人才服务等领域,充分发挥北京市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示范区、首都机场临空经济示范区、北京天竺综合保税区的“三区”政策叠加优势,以高水平开放政策为牵引,不断深化投资和贸易便利化改革,构建与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发展相适应的体制机制,加快建设成为首都对外开放新高地。

有魅力有魄力有能力的顺义
你pick了嘛?


分享至: